經濟講堂 (2019年12月) – 貿易戰誰付帳

Image result for Trade War
序言
1212 日,經歷多次只聞樓梯響的中美貿易協議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再次表示與中國達成原則協議,故同意押後原訂於15日開徵的新關稅(Tariff),並調低目前已實施的關稅,以換取中國於2020年向美國購入總值500億的農產品。到底今次雙方能否成功達成協議,按過去「狼來了」的經驗,實言之尚早。但在特朗普即將尋找連任前,或許現在是一個良好的時機,審視特朗普的關稅,是由誰買單,是總統先生堅持的中國,還是本土美國人?
關稅
關稅顧名思義是國家稅務的一種,在20世紀初曾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及後,在全球自由主義浪潮影響下,貿易壁壘被不斷降低,關稅亦逐漸被世人所遺忘,成本僅屬於字典的用詞。然而世事如棋,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為原來勢不可擋的全球化蒙上陰影,右翼民粹主義掘起,特朗普正正打著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旗號進駐白宮。上任不久,總統先生就向多位盟友開火,包括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國先後與美國簽訂新貿易協議。唯有中國因為知識產權保障的難題,遲遲未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中國產品的入口關稅亦多番加辣。作為中國產品的大買家,美國向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效果立杆見影,圖一顯示美國政府的關稅收入出現爆發性増長。但問題來了,這筆額外收入,真的由中國出口商支付嗎?
Figure 1 Source: Quartz
局勢持續升溫
中美貿易戰一直未能平息,除了美國總統特朗普變幻無常的Art of Deal外,中方對知識產權的保障未能令美方滿意亦為因素之一。由中國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知識產權狀況一直改善,更多企業願意為相關專利技術支付費用,金額達到300億美元(見圖二),國際排名第四位。
Figure 2 Sourc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of China
可是,這是事實的全部嗎?日前知名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被裁定敗訴,需要向山寨版无印良品(Natural Mill)作出賠償。同類事件還有數年前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的商標案,中國的知識產權狀況是否真如官方所言大有改善是令人懷疑的。
Investopedia的解釋,中國以特有法律體制達成強制技術轉讓(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當中包括封閉的投資架構,要求外資以與國內企業合資(Joint Venture)的方式才可進入市場。廣汽豐田、東風本田等名字對常年走訪國內的港人絕不陌生。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於2019年對585家歐洲企業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20%受訪企業表示,為保持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而轉讓技術,同項數字較2017年時的10%高逾1。而相關狀況對技術前瞻性較強更為嚴重,涵蓋化工、醫療器材及汽車不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指控此類不公平貿易每年令美國損失達6,000億美元。對於商賈出身的總統先生慣於誇大其詞,讀者不應感到意外。面對歐美貿易夥伴的控訴,中方不意外地一致否認,但合伙機制無疑予人瓜田李下之感。亞太政策關係專家Sourabh Gupta嘗試將雙方的矛盾納歸為理念的不冋,當中方尋求依據國際貿易組織(WTO)規定辦事,國際社會側重的則是未能受到有效監管、懲罰的商業間諜、合法不合義的技術轉讓
貿易戰
雙方的分歧最終導致貿易戰一觸即發,中美輪流向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美國自去年7月對中國產品實施第一次提升關稅措施以降,年內多番增加,截至6月為止,合共向總值2,500億美元的貨物收取25%關稅。但這並非故事的結束,9月美方再對額外約1,200億美元的產品提升關稅。
Figure 3 Source: BBC
誰人付賬
關稅的提高為美國政府帶來額外收入,但關稅收取的方式卻未必每位讀者了解。以美國的情況說明,關稅是在到達美國本土的時候,向美國本土的買家(進口商)收取,讀者不妨想像為銷售稅的一種。
為方便理解上述關稅運作模式的影響,讓我們假設在中國出口商到美國消費者間只有三方參與其中,在這個簡化的模型下,觀察上升的關稅令那一方的利益收到傷害。如果中國出口商選擇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以維持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則經濟損害是由中國商人承擔。以徵收25%關稅的貨品為例,若要求計入關稅後進口價格保持不變,新出口價格為原本的Pnew=Poriginal/(1+25%)=0.8Poriginal,即降價20%
如果中國出口商的出口價格在關稅實施後,沒有調低、或幅度未有達到原價的20%水平,即美國進口商的貨物進口成本將會相應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性有兩種,若進口商以不變價格銷售產品予美國消費者,因為較高的成本,進口商的利潤空間將會收窄;或美國消費者以更高的價格購買中國產品,關稅的成本被轉至最終用家身上。兩種情況的共同點在於,關稅的經濟損害由美國人民負擔,與總統先生的說法有出入。
Figure 4 Sour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Liberty Street Economics &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現在讓我們一同閱讀數據,探討本輪貿易戰中,受到傷害的到底是那一方。紐約州聯邦儲備銀行發表的報告顯示,中國商品的美元價格由去年6月至今年5月並未出現顯著變化,準確數字為下跌2%,屬於上述由美國人民承擔關稅的情況。造成這個結果的主因,可能在於美國進口商難以找到代替品,只能硬食激增的成本。圖四及下表一顯示各類中國進口產品自關稅實施後的價格變化,可見無法找到代替品是一種常態,甚於個別特例,美國人民普遍為關稅買單。
美國進口中國貨物自20186月關稅實施後價格變化

價格變動(百分比)
實際稅率(百分比)
所有產品
-2.1
9.4
非金屬製品
-0.8
14.8
金屬製品
-1.2
16.9
機械產品(電動產品除外)
1.8
15.0
電子產品
0.6
17.1
傢俱及配件
-1.1
21.7
Table 1 Sour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Liberty Street Economics, U.S. Census Bureau &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為甚麼中國商品難以被取替


特朗普以關稅發動貿易戰,理論上倒成回血劍,反映總統先生對全球化下的經濟常態並不了解,以致錯用舊時代的經濟武器,事倍功半更有自殘之感。是為甚麼中國產品的價值彈性偏低,陷總統先生於不義?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新經濟常態為鼓勵降低貿易壁疊,結果形成以下四個現象:
  1. 收窄的營利空間,令出口商可以再降價的空間非常有限;
  2. 著重比較優勢的世界,持份者各施其職,出產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大幅減少;
  3. 國際企業的內部交易,企業以稅務安排為出發點,降低在美營利;
  4. 蔓延風險,若出口商向美國進口商提供折扣,其他進口商亦會要求相應優惠;

滙率的角色
2018年初,貿易爭端萌芽開始,人民幣兌美元滙率出現近年最大跌幅。不少財金界別評論員、分析師以此為理據,提出中國以降低貨幣滙率維持中國貨物於美國市場的競爭力,特朗普政府甚至指責中國為滙率操控國。短時間內,人民幣滙價出現逾10%的下滑,與多年走強的趨勢相違背,無怪乎部分市場參與者有所懷疑。
Figure 5 Source: CNBC & Refinitiv
然而,如前文所述,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商未有乘人民幣貶值之勢,降低出口價格,保持競爭力。反之,他們普遍選擇以不變應萬變,接受競爭力可能因關稅而受損的事實,背後因素各異,在此不贅。
假使關稅原來不像你預期
假若關稅的原意是要傷害中國商人的利益,在以上的討論看來,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盤並未打響。魔鬼在細節,針對中國貨品的關稅雖然未有直接打擊中國出口商,但副作用卻有一定效果。2019年第三季的關稅收入,較2018年第二季增加400億美元,數字與美國貿易代表署估算的增加620億美元為低。是甚麼原因令官方的預測出現嚴重偏差?
Figure 6 Sour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Liberty Street Economics & U.S. Census Bureau
進一步的數據告訴我們真相,被列入關稅清單的中國貨品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進口總值下滑750億美元,與未列入清單、進口量保持穩定的產品形成強烈對比。偏高的關稅令美國進口商卻步,進而尋找替代供應商。此現象在機械產品及電子產品方面份外明顯,歐洲、日本、韓國乃至南亞國家爭相搶奪中國流失的份額。總統先生的政策轉折地達成了一定功效。
結語
1215日公佈的資訊為準,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表示雙方第一階段協議已經完成,中方承諾在未來2年向美國擴大進口量,為歷時一年半的貿易戰降溫。這是否代表貿易戰已經結束?以特朗普的往績,相信機會甚微。雙方的距離不在於多購或少購100億美元的產品,而是看待事情的觀點與角度有所不同,說白了是價值觀的差異。投資者在紛爭成為常態的日子裡,自怨自艾、或是破口大罵皆不會為我們的投資組合帶來增長,反而更應擴闊視野,跳出參與中港市場的舒適圈,發掘受惠於貿易戰的第三方,做到愈戰愈強。
免責聲明: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其客戶或其家人(下稱「群體」)目前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務權益。上述內容、資料並不代表滙思投資學會(「滙思」)的立場,我們亦不會對該等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含隱的保證。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成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本文中之資訊、意見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滙思及群體概不負責。
風險披露:本風險披露聲明不旨在披露涉及證券及下列其他交易的所有風險。你不應進行有關交易,除非你已瞭解有關的交易之性質及風險。你應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意見,並根據你的經驗、目標、財務資源及其他情況,小心考慮你要進行的交易對你而言是否合適。
證券投資風險:證券價格有時可能會非常波動。證券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買賣證券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

Powered by Blogger.